慕容将军当年单骑破敌阵的胆魄,如今倒用来逞这淋雨的英雄?”夜寒大笑拭去她发间雨珠:“夫人不知,为夫这是学那戏文里的——‘冲冠一怒为红颜’!”
二、稚子绕膝岁月长
永宁三年的仲夏夜,幽兰院添了第一声婴啼。接生嬷嬷说小公子落地时不哭不闹,偏在见到父亲铠甲反光时咧嘴而笑,夜寒当即解甲掷地:“此子当名‘怀玉’,不要学他爹打打杀杀。”霜凝倚在绣枕上嗔他胡闹,指尖却温柔拂过婴儿胎发:“不如取《幽梦残卷》里的‘承’字,愿他承天地正气,也承人间烟火。”
小怀玉三岁那年,已显露出几分将门虎气。某日攀上院中老梅树,吓得乳母几欲晕厥。夜寒负手立于树下,沉声道:“跳下来。”孩童眼含泪花瑟瑟发抖,却见母亲抱着绣绷从月洞门转出,轻飘飘一句:“你爹七岁时为摘青梅,摔断过两根肋骨。”小怀玉闻言竟破涕为笑,纵身跃入父亲怀中。当夜,霜凝在灯下为儿子缝制护膝,夜寒忽从背后拥住她,温热气息拂过耳畔:“夫人这招激将法,比为夫的兵法更妙。”
永宁八年,粉雕玉琢的小女儿降生。此女性情不似兄长跳脱,独爱伏在母亲膝头听《幽梦残卷》的故事。霜凝将残卷中的兵法化作童谣,将朝堂纷争讲成寓言,夜寒常于窗外驻足,看烛光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,恍惚见当年那个独自抚卷的孤女,终于被岁月酿成了温柔模样。小女儿五岁生辰那日,执意要给父亲编发,夜寒顶着一头歪斜小辫入宫议事,归来时霜凝笑倒在锦榻上:“慕容将军威震四海,如今倒成了闺女练手的草偶!”
---
三、山河依旧伴余生
永宁十二年,皇帝欲召夜寒重掌兵符。霜凝于庭院设茶,将当年玉扇置于案上:“夫君若去,我必携儿女随军。”夜寒凝视扇面斑驳血痕——那是某次暗杀时他为她挡箭留下的印记——忽然将茶盏重重一搁:“为夫早该明白,这世间最凶险的战场不在边疆。”次日,将军府递上《归田疏》,言“半生剑刃舔血,余生惟愿药锄伴月”。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