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妈,我看姐姐好像对这份工作颇有微词。”
李素梅问,“你都听到了?”
说的那么大声,不听到都难,乔笙不置可否。
“你姐姐想把那份工作给她小姑子,就是江连长的妹妹,她也是刚下乡回来的知青,正在找工作。”
还没嫁过去,就开始借花献佛讨好了。
乔笙不是很在意,她本也不想进厂,“妈,那就按照姐姐的意思,给她小姑子吧,我不需要。”
“这……”李素梅没想到二女儿会宽宏大量到这种地步。
知道她是因为考大学,所以才拒绝的,她还是想劝几句。
“笙笙,妈不想阻拦你考大学,但凡事有个万一,若是不行呢?那时候你打算怎么办?这样好的工作机会可不多。”
她工作的纺织厂,虽然辛苦,但工资稳定,算的上“铁饭碗”,福利待遇都好,工人在社会地位上也受尊重,在她看来这是很好的去处。
对待李素梅的不信任,乔笙可以理解,毕竟记忆中,原身的功课确实有些差强人意。
但现在的她不是原身,她是二十一世纪拿着保送名额进双一流的学生,后更是一路拿着奖学金毕业的,考大学对她来说不难。
还记得,刚来到这个艰苦的年代,她适应了很久。
没有美酒佳肴,有的是做不完的工,睡不够的觉,还有吃不饱的饭。
她就只能默默等待着机会,好不容易熬到知青返乡,她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。
回来第一件事就是,一定要考大学,这个年代的文凭,含金量多高啊。
这一步必须得走。
话上还是比较谦虚,“不行就想不行的法子。”
李素梅摇摇头,“笙笙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,厂里的工作多好,何必去考那个大学。”
“妈,不管怎么样,我都想试试。”
李素梅见她坚持,也没多说。
心里还是觉得这事悬,准备等写信给南方打工的丈夫说说,让他帮忙劝劝。
如果笙笙不去接她的班,等将来又没考上大学,那时候再想进厂可就难了。
次日,乔雅才从房间出来。
眼睛肿的跟核桃一样,走到厨房门口问,“妈,早上吃什么?”
李素梅正在擀面,“杂酱面,马上就好。”
“妈,你快点,我还要上班。”
说完,乔雅进盥洗室洗漱了。
等到出来后,饭已经上桌,李素梅正在摆碗筷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