换做以前的谦湖,靳将军肯定是看不上的,但经过云歌的打击教育、白鹤明的点拨和这二十来日的历练,谦湖的气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在靳将军眼里,这个小子虽有些许毛躁和沉不住气,但整体上进退有度、落落大方,脑子灵活聪明,面对尊者也没有失了理智,在这个年纪已是难得。
靳将军恩怨分明,白谦湖母亲配的药救了自己女儿的命,自然是要好好感谢一番。
……
五月末尾,田里的秧苗已经全部插完,天气越来越热,天也亮得越来越早,云歌时常在睡梦中热醒,拿过床头的蒲扇连连扇风。
白鹤明的日子也不好过,院试在七月末,现在满打满算只剩不到两个月,他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,不用背书,但院试考的八股文章和试帖诗都得从头现学,学习压力不轻。
每天天蒙蒙亮,白鹤明就小心起床,打开窗户让晨光和清晨的微风进来,坐在窗前读书做文章。
云歌恍惚热醒,看见他在努力,心中感到一股安定与充盈,摇着扇子又睡了过去。
等吴珍娘来问早上吃什么,云歌才打着哈欠起床出门。
家里新买的奶羊是妙儿负责照顾,驴棚里隔出一块空间当做羊圈,大清早两边的食槽已经添满了带着露水的青草。
妙儿拎着木桶从羊圈出来,挤了小半桶羊奶。
“娘,咱们早上吃啥?”每天问做什么饭是吴珍娘的一大乐趣。
“包着野菜捏几个米饭团,再把羊奶煮开一人喝一碗,一定要煮到沸腾,绝不能喝生奶,也不要让生奶接触厨具和碗筷。”
生羊奶有可能携带布病病菌,若是不小心感染了,人会反复高热、大汗乏力,几个月都不见好,所以喝羊奶前必须高温灭杀病菌。
古人不知道布鲁氏菌,得了布病也不清楚真正的原因,但云歌这个现代医学生可是心里门清。
婆婆每次都要强调一遍,吴珍娘早就铭记于心,答应着去做饭了。
田里的水稻插完秧,谦海回学堂继续读书了。
经过辛苦的劳动教育,谦海这次回去读书认真用功了不少,老秀才专门向去镇上买东西的云歌夸过,不过他的基础太差,学业上一时半会儿看不出多少成效。
隔壁白锦思家,白锦思的大伯娘赵氏终于完成了心心念念的大事,把自己的小儿子谦业送入了学堂。那二两银子的纸笔束脩没用上白锦思的聘礼,用的是她妹妹白锦娣的卖身钱。
云歌那天进山采药去了,回来的时候,人牙子已经带走了白锦娣,吴珍娘围观了全程,给云歌说起时语气唏嘘。
“才八岁的姑娘,打小就没过过好日子,跪在大门口哭着喊娘,求家里别卖她,周氏全程躲在屋里没出来,最后被人牙子拦腰抱着弄走了。”
“据说人牙子给了三两银子,二两赵氏当场拿走了,还有一两王老太收着,周氏什么都没落下。”
云歌和白锦娣打过几个照面,对她印象不深,只记得她容貌清秀,平日话不多,总是在埋头干活。
蒋桂花把纯宜往怀里抱了抱,她是有女儿的人,最听不得这个。
“白锦思呢,她怎么说?”云歌不信一个有系统的女主没办法阻止自己妹妹被卖掉。
“白锦思倒是出来劝了,给白锦娣说什么她这一去是到大户人家当丫鬟,日后吃穿不愁,运气好了还能穿金戴银,这是天大的福气,让她珍惜机会别闹了。”
一旁干活的妙儿冷不丁开口,“卖身为奴,真是福气,她自己怎么不去?”
几个人都没想到一向老实的妙儿会插话,妙儿自知失言,赶紧低头继续干活。
云歌记起来,原主当初是从一个苏州来的大户人家的管事手上买的妙儿,只花了一斗粮食,折算下来不到二钱银子,完完全全是贱卖。
看来妙儿当初在那户人家当丫鬟时,有过很不愉快的经历。
云歌拍了拍她的肩膀,“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,咱们要朝前看,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。”
妙儿低低嗯了一声,她相信婆婆的话,这一个多月里,家里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,她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,有了盼头。
妙儿彻底把白锦思拉入黑名单让云歌心情不错,就是谦业进了镇上学堂学习令她有些担心。
她还记得之前谦业挑逗谦海打赌的事情,谦海本就定力不行,日后两人同窗读书,谦海被带着学坏了就糟了。
可惜她没法给谦海换学堂,也阻止不了谦业读书,只能等谦湖回来,让他在学堂费心看管好弟弟。
吃过早饭后,老大和老二照例去田里干活,他们要检查五亩地的秧苗的情况,出了问题的地方需要及时补秧,免得影响最后的收获。
云歌安排好家里的事务,正打算带上妙儿和任茵进山找药材,突然听见急促的马蹄声从远方而来,径直停在她家门口。
“娘,这是怎么了?”吴珍娘听着陌生的叫门声害怕。
云歌摇了下头,白鹤明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,上去打开大门。
门外是两个骑着马的人,都是陌生的侍卫打扮。
“这里可是大青石村白鹤明与云氏之家?”
“正是,不知二位差人有何贵干?”
侍卫换上笑容,“我是来报喜的,老丈的儿子献药救了位贵人,再有半日你家要有贵客到访,我们提前来说一声,诸位赶紧准备吧!”
云歌和白鹤明对视一眼,心里有了些猜测,应该是谦湖服徭役时有什么奇遇,用云歌给的防风通圣丸救了身份不一般的人物。
现在不是多问的时候,云歌请两位侍卫下马喝口水,他们却说还要回去禀报路线,把话带到就走了,临走留下了五两银子,说是给他们做招待准备的银钱。
谦湖救的这贵人人品倒是不错,知道农家赚钱不易,上门拜访前专门送了银子,免得他们破费。
既然如此,云歌也不能小家子气露怯,不用白鹤明提醒,她心里就有了章程。
“霄英,你马上去田里叫你爹和二叔回来,让他们赶上驴车速去镇上采购,顺便把你四叔接回来。”
“妙儿和桂花打扫院子和屋子,一定要干干净净的,驴棚羊圈和鸡窝也扫一遍,免得有难闻的味道。”
“珍娘,你先帮忙打扫,等鸡鸭鱼肉买回来了立即做饭,今天你是主厨,其他人给你打下手,不求做出山珍海味,但要做出好吃的农家风味。”
“对了,全部忙完后,都把自己最好的衣服找出来穿上,把脸和头发洗干净,要看起来精神整洁。”
任茵在一旁出主意,“七舅母,外面来的贵人没吃过乡下的野味,我去弄些菱角菜吃。”
初夏的菱角菜又脆又嫩,散发着独特的清香,在池塘边一抓就是一大把,用蒜清炒着吃可香了。
“还是茵姐儿细心,你叫上你哥哥一起去采,在池塘边要注意安全。”
云歌家门口的动静瞒不过村里人,两个骑马的侍卫走后,不少邻居上门打听发生了什么。
云歌笑着打哈哈糊弄过去,把门一关,继续指挥家里人做接待贵客的准备工作。
云歌让吴珍娘开了个单子,吴珍娘口述,任茵记录,把炖肉用得到的家里没有的香料写下来,去镇上配齐。
谦山和谦川回来后,云歌数出三两银子,把调料单子给他们,让他们买五斤猪肉,两只小公鸡,两尾鲈鱼,两块豆腐,几根大骨头,多跑几家问问有没有羊肉,有的话买上三斤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