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他感到异常的不安。他不再和朋友们讨论争议性的观点,甚至有时看到人们讨论他不感兴趣的话题时,他也选择了默默退却,避免参与其中。他深知,遵守第二条规则“遇到困扰时,必须保持冷静,不做过激反应”,仿佛让他放弃了自己本应表达的真实想法。
社交圈的变化
李维注意到,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机械,甚至可以说失去了人性中的某些情感。他意识到,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愿意冒险、敢于表达自我、喜欢探索未知的李维,而是变得小心翼翼,事事谨慎,连做出选择都变得小心翼翼。
某天,他和几位朋友约好一起去看展览,临近出发时,突然有了一个变化:展览开始时间和他原本的安排发生了冲突。如果是以前,李维或许会毫不犹豫地改变计划,去参加这个他很期待的活动。但此刻,规则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:“遇到任何选择,必须从最简单的选项开始。”于是,他选择了留下来,继续处理未完成的工作。
几小时后,当他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,回想起这次决定时,心中涌起一股空虚感。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好像越来越不敢去做出任何“复杂”的选择,甚至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,也选择了最简单、最保守的选项。仿佛这些规则已经无形地控制了他的生活,强迫他走上了一条看似理性的道路,但却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和激情。
李维拿起手机,犹豫了片刻,最终决定再次打开那个应用——“规则之下”。
这一次,屏幕上的提示更加简洁:“遵守规则,你将获得一切。”这条信息简洁至极,但李维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迫感。他的手指轻轻点下“设定规则”的按钮,却在此时犹豫了。为什么总是这么简单的规则,就能左右他的一切?他开始对这些规则产生了疑虑,开始觉得它们似乎有某种更深的目的,仿佛是在操控他的生活。
周围人的变化
除了自己的感受,李维还注意到,周围的人似乎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他注意到自己身边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