弊嘛,说法不一,议论纷纷。
“你说这于老猫眼睛也不瞎呀,咋能看上小狗呢?”
“ 魏小狗一定是狐狸精转世,是有道行那种,于老猫就看不出她的傻气了。”
“这小狗从小就抽风,以为活不长,早晚得喂狗,要不是抽风留下这么多后遗症,其实也是挺好个姑娘。”
“其实于老猫也不亏,没花啥钱,娘家还有陪送呢,伺候他爹妈那么多年,有经验了,就当多一个孩子伺候呗。”
“是啊,娶谁还不是娶呢?是女的就行呗!关了灯都一样。”
众人都狡黠的哈哈大笑,心里想的肮不肮脏不提,但嘴上还是积德的,善待残疾人,公德心还是有的,不能说特出格的话。
众人都知道,魏家给小狗起小名时,意思是像小狗一样皮实,好养活,小时候每次给吃的时都说“来喂小狗了,”
叫魏小狗还是喂小狗,因姓魏也就不管哪个魏了,于老猫这外号也叫了30多年,人们嬉笑着说,“老猫小狗,猫狗是一家。”
7
那时候村子里习惯叫人的小名和外号,直到八十年代,再也不用家禽,家畜和动物来代替小名了,年纪挺大的,还互相喊着小名,也没感觉到谁不尊重谁,就是风俗和习惯。
八十年代末,乡里有了集市,都是城里来卖货的,只要农村过日子能用上的东西、什么都有,全乡的人都来赶集。
订完婚,于老猫还是按规矩、领魏小狗到集上买套衣服,于老猫前面走,魏小狗在后面跟着,路过的人总是多看几眼,这不协和的两个人,于老猫也没感觉到尴尬。
道边玩耍的孩子们看见拍手喊道:“前面是老猫,后面是小狗,两人不牵手,却是小两口。”
于老猫只是笑,他又不能把孩子怎么样,魏小狗也跟着傻笑。
婚事魏家满意,一切全免,什么过小礼大礼?进城买衣服,上婆家串门,都不用的,于老猫时常上魏家帮忙干活,顺便也就在这把饭吃了。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