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2-03 04:06:29
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《夜不收:拓跋寇》,是以拓跋部拓跋石为主要角色的,原创作者“好在”,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:就要西去,不能不立下储君,京都城三方角力,颇有风云搅动之势你既然身处京都城,自然逃不脱这皇储之争乾始三年,病重的拓跋昊驾崩,依据遗诏,其弟拓跋晟继承国主位,京都城一时满城愕然但你却有些理解国主,国主的两位子嗣在军中都有极大权力,且呈分庭抗礼之势,选择任何一位继承大统,另一位都有可能在军中生乱,到时便有可能是自家内战的结果且北境毕竟没有父死子继的传统,选胞弟为国主,既能以北境传统作为由头,又...
>>>>《夜不收:拓跋寇》在线阅读<<<<
精彩内容试读
主——孟狄的建议,在乾始二年下令引流民入城,稍作安顿,充实京都城。
当年京都城被攻破,并非所有南离朝廷的官员都过河南逃,一部分人殉国自尽,一部分人则叩首降服。中原毕竟是北境人从未涉足过的土地,要想治理妥当,离不开这些降服官员、中原地主的协助。
而国主为了以示宽恕,也采纳了孟狄的建议,引流民入城。城内这些南离降臣的家眷,在流民入城后,装模作样地在城内街道支起了棚子,施粥赈济流民。
这些降臣的家眷施粥那天,你特意抱着侄儿登楼,眺望楼下流民入城的情景。
那些离人降臣的家眷妇孺隔着一排栅栏在给流民施粥——为了防止流民靠近这些贵人,侍卫们特意立起了一排栅栏,贵人们在栅栏的一头舀粥,流民则在另一头捧着破碗翘首以盼,贵人们用长柄的木瓢从栅栏中间穿过,隔着栅栏将粥倾倒在流民手上的破碗里。
这番景象让你想起许多年前,还在北境时,那位南离商人说过的话:“在京都城,要是哪位大官的家人用陈米熬粥施舍给流民乞丐,是要被御史弹劾轻视百姓的。”
你在心中冷笑:也不晓得这时候,这些南离贵人给流民乞丐施的粥,究竟会不会是用陈米熬的。
这一年,北齐朝廷迁大量北境牧民入中原各地安顿,令降臣降吏教牧民以田垄耕作之法。你大喜过望,常孤身往乡间田野巡视,见田垄间牧民劳作,负手欣然而归。
..
乾始二年冬,国主病重,依北境兄终弟及的传统,该由国主的胞弟拓跋晟继承帝位,然而在京都左右逢源、权柄日重的南离降人,却觉得北人既然入主中原,就该依中原的规矩,父死子继,传位给子嗣。
中原在朝廷制度方面毕竟更为先进,这是北境人不能不承认的,国主的胞弟拓跋晟在军功方面也无甚出彩,军中威信比不得国主拓跋昊是事实,且国主的两个儿子拓跋弘和拓跋毅继承父亲的军事实力和军事威信,在军队中有极大话语权,皇室三足鼎立,国主又眼瞅着
相关资讯
最新小说
最新资讯